疫情期间业绩增长,10余家医疗器械企业一季度利润过亿......
利润破亿,40家械企公布一季度营收情况
由于疫情不断蔓延,全球防疫用品的紧缺给我国医疗器械市场带来了一些“机遇”。在满足国内需求的同时,海外市场逐渐成了各大医疗器械公司的“主战场”。
据Choice数据显示,截至4月28日,共有40家医药器械上市公司发布了2020年一季度季报。
其中,迈瑞医疗、鱼跃医疗、乐普医疗、达安基因、健帆生物、美康生物、蓝帆医疗、华大基因、英科医疗、硕世生物10家利润均过亿。不仅如此,迈瑞医疗一季度的利润更是突破了10亿。
由于前期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一时间不少械企纷纷提前复工,转产生产口罩的企业更是不断入局。
而国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后,械企的业务也逐渐转向了海外市场。出口订单的增加,无疑给企业一季度的营收带来了不小的影响。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称,一跨界生产口罩企业一季度营业收入就达到了2.32亿元,同比增长34.18%。不仅如此,口罩生产相关的原料企业营收同样增长迅速,某熔喷布生产企业的一季度净利润为6939.89万元,同比增长91.60%。
此外,除了口罩、防护服等医疗物资,呼吸机、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在疫情期间更是变成了“硬通货”。
早在此前就有数据统计称,全球呼吸机的缺口至少在百万台以上。自3月份开始,许多医疗器械公司表示收到了非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订单,有的订单甚至已经排到了下半年。不少企业在一季度的季报中更是直言,企业营收的增长,主要是归功于医疗设备业绩的提升。
两月内,全国防疫物资出口额达712亿元、口罩出口278亿只
近日(5月1日),据海关统计,3月1日至4月30日,全国共验放出口主要防疫物资价值712亿元。包括:口罩278亿只,防护服1.3亿件,新型冠状病毒检测试剂盒7341万人份,红外测温仪1257万件,呼吸机4.91万台,病员监护仪12.4万台,护目镜4363万副,外科手套8.54亿双。
不仅如此,海关总署还表示,4月份以来,我国出口防疫物资呈明显增长态势,日均出口额从上旬的约10亿元,增至近期日均30亿元以上,一个月内持续增长逾3倍。
现阶段,全球疫情的平稳或许还要一段时间。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国家对于医疗器械出口订单整治力度的不断加强,医疗器械的出口也变得越来严格。
防疫物资出口收紧,官方发布第三版出口欧盟准入指南
就在昨日(5月4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最新发布了《口罩等防疫用品出口欧盟准入信息指南(第三版)》,对防疫物资出口欧盟作出了详细的解读,其中对国内具备欧盟公告机构口罩等业务资质的认证机构名录和国内可开展医疗器械管理体系认证的机构名录也进行了更新。
国内具备欧盟公告机构口罩等业务资质的认证机构名录
(更新至2020年4月30日)
国内可以开展医疗器械管理体系(ISO13485)认证的机构名录
(更新至2020年4月30日)
——end——